# 题型分析 (第九章占 7 分)
单选 2 题
填空一题
名词解释不考
简答一题必考
论述不考
# 名词解释
# 员工心理危机 1801
是指由于突然遭受难以预料的工作变动、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,使员工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,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,以致使员工陷于痛苦、不安状态,常伴有绝望、麻木不仁、焦虑以及自主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
# 工作压力
是当个体在工作中面临机会、限制及要求这三种动态情境时,由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个体心理不适并产生的不堪忍受、无力应付的感觉
# 员工心理健康
就是企业员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、持续的心理状态,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职业压力感、职业倦怠感、职业方向感、组织归属感、人际亲和感这 5 大心理状态都是积极均衡的
# 员工援助计划
是由企业组织为其成员设置的一项系统的、长期的服务项目,解决员工及其家人的心理和行为等问题,以促进员工个人成长,提高组织绩效,实现组织目标
# 主观题
# 工作压力的概念及其内涵 1801
- 工作压力是由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。
- 个人面对机会、约束或要求这三种情境时会产生压力。
- 只有当个人所遇到的情境的结果不确定并且对个人来说很重要时,压力才会产生
# 简述员工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
- 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:
环境忽视承受;不重视培训;应激源增加
。
- 企业软硬环境的设置忽视了员工心理承受度:
- 企业不重视培训,员工心理压力增加。
- 来自社会环境和家庭应激源增加,企业提供的帮助缺乏
# 简述对员工心理危机进行干预要注意的问题 1801
适当心理援助;专业团队需要专门培训;最适用的治疗方法;与员工援助计划相结合。
- 心理危机干预是适当的心理援助。这不是一种程序化的心理治疗,而是一种心理服务。干预者要积极促进交流与沟通,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,增强自信心,正确评价自我,提供适当建议,促使问题得以解决。
- 企业需要建立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团队,进行有针对性、有成效的员工心理疏导,这就需要进行专门培训。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是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 24 小时到 72 小时。24 小时内一般不进行危机干预。若是 72 小时后才进行危机干预,效果有所下降。若在 4 周后才进行危机干预,作用明显降低。
- 干预人员要掌握和采用最适用的心理治疗方法,如:净化倾诉、危机处理(心理支持)、松弛训练、心理教育、严重事件集体减压等。
- 心理危机干预必须和员工援助计划结合起来
# 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程序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
- 实施程序:
1910
:组队;宣传;调查;策略;评估。(宣传队查策估)
- 组建专业团队;
- 加强宣传;
- 员工援助计划需求调查;
- 完善援助策略;
- 建立评估体系。
- 应注意的问题:
争取支持;接受计划;纳入管理;体现文化。(文管收支)
- 争取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和认可;
- 使员工接受员工援助计划;
- 将员工援助计划纳入企业管理体系;
- 员工援助计划要体现文化性
# 试述员工援助计划的概念、特征及作用
- (一)概念:企业为员工设置解决员工及家人心理和行为问题以提高绩效的制度。
是由企业组织为其成员设置的一项系统的、长期的服务项目,解决员工及其家人的心理和行为等问题,以促进员工个人成长,提高组织绩效,实现组织目标。
- (二)特征:面广;免费;提高;系统。
- 员工援助计划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一种覆盖面很广的咨询服务。
- 员工援助计划由企业负责提供,对于员工来说,享受员工援助计划中的服务是完全免费的。
- 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和员工的问题,改善企业和个人的福利待遇,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。
- 员工援助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,是由一系列方案组合而成的,包括最开始的咨询、诊断到最后的问题解决。
- (三)作用:
人性管理促进发展;改善氛围提高效率;解决难题挖掘潜力;提高绩效改善质量;和谐关系。
- 员工援助计划是企业 “人性化” 管理的重要环节,它可以培养员工的忠诚感,使员工保持积极工作状态,以帮助企业减少因员工问题带来的损失,增强企业的凝聚力,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- 员工援助计划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工作氛围,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,帮助员工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,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工作绩效。
- 员工援助计划可以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难题,改善员工福利状况,提高员工工作热情,帮助员工自我成长,充分挖掘员工潜力。
- 员工援助计划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绩效,改善员工的生活质量。
- 有助于和谐组织内的劳动关系。